并购巨头东山精密,再掀资本风云!
2025年6月13日,印制电路板(PCB)行业的前三甲企业东山精密,对外宣告了一项重大决策:计划斥资59.35亿元,用于收购索尔思光电的全部股权。这一消息瞬间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成为行业内外热议的焦点。
事实上,这并非东山精密近期的首次并购行动。回溯到一个月前,即5月12日,东山精密就已宣布以8.14亿元的资金,成功收购GMD集团。短短时间内,两次并购交易累计投入高达70亿元,如此大规模的资本运作,充分彰显了东山精密在产业布局上的雄心壮志。
回顾过去五年,东山精密在并购之路上可谓马不停蹄。早在2023年,公司便以13.83亿元的代价收购了苏州晶端,同年,还接连收购了三家涉足汽车领域的海外公司。频繁的并购活动,让东山精密在行业内逐渐树立起了“并购狂魔”的形象。
虽说企业间的并购并非罕见之事,但像东山精密这般高频次的操作,难免引发各方深思。毕竟,一旦完成收购,被收购对象将作为子公司并入东山精密,其净利润也将纳入合并报表,进而对母公司的业绩产生直接影响。更为关键的是,并购对象能否切实为当前公司业务起到加速推动作用,这才是衡量并购成败的核心要素。以立讯精密并购闻泰科技为例,此次并购成功延伸了安卓客户链,为企业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海光信息合并中科曙光后,双方优势得以二次放大,进一步巩固了在行业内的地位。从这些成功案例不难看出,有效的并购能够为企业带来质的飞跃。
就目前形势来看,东山精密对GMD和索尔思光电的收购,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东山精密的核心业务聚焦于电子电路领域,主要包括印制电路板(PCB)和柔性线路板(FPC)。其产品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涵盖了消费电子、汽车、通信等多个热门领域。在2024年,公司电子电路业务所创造的营收高达248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67.45%,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从市场占有率方面分析,2024年东山精密在FPC领域位居全球第二,在PCB领域位列全球第三,这样的成绩足以证明其在行业内具备强大的实力,已然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然而,深入剖析东山精密的财务数据后,一组矛盾的信息逐渐浮出水面。2024年,公司电子电路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9.34%,液晶显示模组销量同比增长24.66%,精密组件销量同比增长34.31%,仅营收占比较小的LED显示器件销量出现了17.33%的同比下滑,总体而言,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较为乐观。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公司的业绩增长却未能与销量增长同步。若剔除2022年这一特殊年份,从2020年至2024年,东山精密的营收虽呈现出增长态势,从280.9亿元逐步攀升至367.7亿元,然而其五年平均同比增速仅为9.52%,与2016-2019年期间高达50.91%的平均增速相比,明显放缓了许多。不仅如此,在营收增长乏力的同时,公司净利润也出现了较大波动,净利润同比增速从2022年的21.76%急剧下滑至2024年的-44.76%,这一数据变化令人触目惊心。
经过深入探究,发现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东山精密的业务开展面临一定挑战。东山精密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沪电股份、胜宏科技等企业则侧重于通信、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领域。由于业务领域的差异,东山精密在毛利率方面处于劣势,难以获取高额利润。以2024年的数据为例,东山精密的毛利率仅为14.02%,较上一年还下滑了1个百分点,净利率更是低至2.95%;反观同期的沪电股份,毛利率高达34.54%,净利率也达到了19.24%,差距十分显著。
在这样的背景下,GMD和索尔思光电的出现,犹如一场及时雨,有望为东山精密提供全新的业绩增长点。
从财务数据角度审视,2024年GMD实现营收10.12亿欧元,净利润为0.03亿欧元;索尔思光电营收达到29.32亿元,净利润为4.05亿元。一旦完成并表,短期内将显著增厚东山精密的利润,为公司财务状况的改善带来积极影响。
在业务协同方面,东山精密的FPC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自动驾驶、照明系统、动力系统以及传感器等关键领域,与GMD的汽车业务高度契合,双方具备深度协同发展的潜力。更为重要的是,东山精密的新能源业务在2024年实现了86.5亿元的营收,同比大幅增长36.98%,正处于快速上升的通道。此时并购GMD,可谓是顺应了公司业务发展的战略方向,能够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较于与GMD的业务协同,东山精密对索尔思光电的收购,则是一次极具战略意义的业务拓展,从上游的电子电路领域,强势切入下游的光模块市场。目前,索尔思光电在芯片交付能力方面表现卓越,具备25G、53G、106GEML以及25G高速DFB芯片的规模交付能力,其中53GBdEML芯片的出货量更是已经突破1000万颗,在行业内占据了重要地位。
那么,东山精密缘何对新能源汽车和光模块领域寄予如此厚望呢?这背后其实有着充分的数据支撑。
先看新能源汽车领域,2025年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飙升至52.9%,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近7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据相关数据预测,2020年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为34.3%,到2030年这一比例有望提升至49.6%,届时,新能源汽车单车FPC的使用量将超过100片。这一系列数据充分显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对相关零部件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为东山精密等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再将目光转向光模块领域,其市场增长潜力同样惊人。简单来说,光模块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一个中间站,承担着光电转化的任务,确保数据能够高效、稳定地传输。从头部企业的业绩表现,便可一窥该行业的发展态势。2025年第一季度,新易盛实现营收40.52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64.13%,净利润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令人咋舌的384.54%。如此强劲的业绩增长,无疑反映出光模块市场需求的旺盛。从市场规模预测来看,预计到2029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突破370亿美元,2024-2029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速约为22%,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光模块行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此外,AI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光模块市场注入了强大的增长动力。由于AI技术对数据处理和传输的要求极高,这直接推高了相关企业的资本开支。以2024年第四季度为例,微软、Meta、谷歌及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资本开支合计高达706亿美元,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进一步攀升至719.4亿美元。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AI技术的持续进步将不断催生对光模块的需求,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过,在市场需求旺盛的背后,技术实力才是企业在行业中立足的根本。前文已提及,索尔思光电在多种速率芯片交付方面具备强大的能力,尤其在高速率产品领域优势显著。截至2025年4月,索尔思光电在800G模块出货量方面位居全球第四,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2025年OFC光纤通信展会上,索尔思光电更是推出了1.6T光模块及800G新品,这些新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新一代AI数据中心的需求,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PCB在光模块成本中约占5%的比重。一旦东山精密完成对索尔思光电的收购,不仅能够充分吸收其在光模块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还将对自身PCB产品的出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上下游业务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电子信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东山精密自身具备独特的优势,它是为数不多的能够为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PCB、FPC、车载显示屏等多种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的厂商。这种一站式的服务能力,使得东山精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值得欣喜的是,从2025年开始,东山精密的业绩已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迹象。根据一季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东山精密实现营收86.02亿元,同比增长11.07%;实现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7.55%。这一良好的业绩表现,无疑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此外,公司目前已与上海交大携手成立了机器人研发中心,这一举措为公司产品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为未来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在业绩低迷与盈利空间紧缩的双重困境之下,东山精密果断选择通过并购来寻求突破。一方面进军光模块领域,积极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业务,巩固在该领域的市场地位。然而,市场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东山精密而言,仅仅依靠并购这一手段远远不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如何实现并购后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公司面临的重大挑战。只有成功应对这些挑战,东山精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分析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的买卖建议。股市投资充满风险,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务必谨慎考虑,充分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