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贾玲瘦了100斤,但娱乐圈那个把柳岩往泳池里推的力量,依然在暗处蠢蠢欲动

贾玲瘦了100斤,但娱乐圈那个把柳岩往泳池里推的力量,依然在暗处蠢蠢欲动

2016年那个雨夜,当一群男人起哄着要把柳岩扔进泳池时,贾玲用身体挡在了池边。她掏出红包:“给钱就能解决的事!”

这大概是近十年来,我见过对这个行业最直白的概括。

说实话,写娱乐圈的稿子写久了,你会发现很多故事其实都在重复。明星们轮番上演着相似的剧本:出身卑微、努力奋斗、功成名就,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贾玲不太一样。

她的故事里有些东西,让人觉得别扭。

北漂那些年,400元一个月的地下室,演出被克扣报酬后用仅有的20元买馒头分给同台演员。师父冯巩发现后,带着她跑商演,每次悄悄多塞2000元。

这些桥段看起来很励志,但仔细想想,为什么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在地下室里等待别人的善意?

2014年金鹰节媒体群访冷场,贾玲自嘲:“我已经不火成这样了吗?都没点绯闻要问吗?”然后临时来了段单人脱口秀。记者们鼓掌,收视率上涨。

高情商,大家都这么说。但我觉得更像是一种生存技能。在这个行业里,如果你不够机灵,不够会说话,可能连被看见的机会都没有。

她成立公司,合同里写着“艺人恋爱结婚不设限”。张小斐解约时主动退还押金。听起来很温情,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整个行业都正常,这些条款还会显得特别吗?

38岁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结婚,她说:“我把自己嫁给了快乐。”后来这句话被收入各种语录。但我总觉得,这更像是一种自我保护。

转折来得有点突然。

她决定拍《热辣滚烫》,减重100斤。剧本改了87稿,请来专业教练,科学减重。最困难的时候看《摔跤吧爸爸》坚持。为了练拳骨裂了,这个画面被剪掉了,后来出现在纪录片里。

从圆润到苗条,从被保护到保护别人,从台前到幕后。变化很大,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武汉疫情时她捐了100万,没宣传,后来被问起才承认。那笔钱买了设备,救了27个人。

张小斐拿金鸡奖时,她在台下哭到隐形眼镜移位。后台对评审团说:“请多给30+女演员机会。”三个月后自掏腰包搞了个扶持计划。

这些事情单独看都很正能量,但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她来做这些?

行业本身去哪了?

现在的贾玲站在台上谈身材焦虑,会说:“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话说得很轻,但背后的分量不轻。她用100斤肉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选择权。

可那个在泳池边起哄的群体,那种把女性当作玩具的心态,那些需要用钱来“解决”的事情,真的消失了吗?

前几天刷到一个短视频,又是什么婚礼上的“恶搞”。评论区里一片叫好声。

我想起那个雨夜,想起贾玲挡在池边的身影。

她瘦了100斤,但那股要把柳岩推下水的力量,似乎还在。只是换了个方式,换了个地方,继续存在着。

这大概就是这个行业最让人感到疲惫的地方。个体可以改变,可以成长,可以变得更好。但整体的生态,那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改变起来总是很慢。

贾玲做了她能做的。剩下的,也许需要更多人站出来,挡在池边。




上一篇:莎莎对决赛观众看圣熊侃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