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中超联赛下半程,长春亚泰在比赛中再次失利,而且这场输球基本没有任何遗憾。赛事进入关键阶段,长春亚泰和排名靠前的球队,比如青岛海牛、梅州客家之间的分差已经拉大,眼下即使发挥出色,也很难再追上。更麻烦的是,休赛期之后,亚泰整体的竞技状态没有任何提升。
回顾上一场面对上海上港的较量,场上的细节很能说明问题。长春亚泰的球员们确实很拼,每一脚、每一下都不惜体力,但到了关键时刻,进的却是自家球门。这种混乱并不能全怪球员,但球队缺乏稳定和自信的气质,显然很突出。拼劲和努力可以看见,但足球不是光靠“拼”字就能逆转困境,之前积压下来的阵容短板和人员流失,这时候早已拖了球队的后腿。
跟榜首热门上港队交手,输球是外界早有心理预期的事。令人无法接受的,是面对同为保级对手的大连英博也输了。这并非实力强弱的对比,关键时刻拿不到分数,让原本就悬的保级压力进一步加重。更糟糕的是,纵观过去几轮,每场比赛表现都陷入死循环,也没有太多积极的改变迹象。相比去年,长春亚泰的阵容明显弱了不少。球队去年就是保级水准,今年却换了一批表现更差的人。如果说管理层与教练偶尔会看走眼,难以想象所有换血环节都没选准目标。
如今,长春亚泰与其他中超球队的差距很难用引援来补齐,战术和人员的全面落后,难以靠某几个强援改变大局。成绩下滑,其实反映了球队整体竞争力在下降,也说明仅靠市场买人和短期操作解决不了深层问题。现实一点如今亚泰如果能勉强保级,明年依然会陷入相同的恶性循环。
危机未必只是坏事。从更长远的发展离开顶级联赛一段时间,扎实抓好青训,打造属于自己的新一代人才,或许是一种更可持续的道路。当初亚泰战绩高光,靠的正是多年的阵容培养。就算短暂降级,只要保持初心,重新回到赛场,球队依旧有机会成为竞争的真正强者。
走到今天,起伏不可避免,放下包袱,踏实沉淀,不丢掉“百年俱乐部”的理想,这比一时的成败更加重要。如果有一天完成蜕变,长春亚泰依然有机会冲回更高的位置。经历过低谷,更懂珍惜每一场拼搏,这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球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