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教练都选不好!韩媒讥讽国足乱象

韩国媒体这次真没给中国男足留面子,直接甩出一句"连教练都选不明白",这可把球迷们气得够呛。要说这事还真不能全怪人家嘴毒,国足这几个月确实闹了不少笑话。自从克罗地亚老头伊万下课之后,足协那帮子人就开始磨磨唧唧,连个新教练都定不下来。眼瞅着十月份的国际友谊赛就要开打,这群国脚到现在还跟没头苍蝇似的到处瞎转悠。

喜欢看热闹的韩国媒体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跳出来狠狠数落了一番。那位写报道的记者说得挺损:中国男足现在就像个没装修好的房子,连个正经房东都没有,却想着招待远方来客。这话听着是挺埋汰人,但仔细琢磨琢磨,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

要说中国足球这些年在选帅这事上可没少折腾。从施拉普纳到霍顿,从米卢到艾克森,这教练席简直比走马灯还热闹。问题是谁来谁走,这成绩愣是原地踏步,甚至还往下出溜。足协这个不明智的决策让球迷们气不打一处来,有人直接在网上开喷:"这帮大爷要是把换教练的劲头用在抓青训上,咱早冲出亚洲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钱不够花了。中国足协这些年前前后后换了二十来个教练,光是违约金就能建好几座专业足球场。那位著名的意大利老帅里皮带了一年多就跑路,留下了将近两个亿的违约金。现在想请个好点的教练都得掂量掂量腰包,生怕又重蹈覆辙。有球迷算过一笔账,这些年光是炒教练花的钱,都够组建一整支职业球队了。

除了银根吃紧,战术思路混乱也是个老大难。中国球队这些年学完西班牙学德国,后来又开始抄袭英格兰,整得跟时尚穿搭似的,今年流行什么就学什么。可惜这些理念到了场上全成了四不像,球员们都快被折腾蒙圈了。有位国脚私下抱怨,每次新教练来了都得重新适应战术,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得推倒重来。这感觉就像刚学会开自动挡,突然换了辆手动挡的车,能不熄火才怪。

韩国那位专栏作家说得挺在理: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延续性。看看人家日本,二十多年来坚持走技术流路线,各级球队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战术思路。再看咱们这儿,国字号队伍各自为战,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球员们上了场自然配合不到一块去。那位韩国记者打了个挺形象的比方:中国足球就像个穿着名牌球鞋却不会跑步的孩子,再好的装备也白搭。

要说选帅困难这事,还真不能全怪足协犹豫不决。这些年前前后后试过那么多名帅,愣是没一个能把中国队带出个模样来。现在连球迷都分成好几派,有人说应该找个欧洲大牌教练来救火,也有人建议干脆用本土教练,省得水土不服。有位中超退役球员在直播里说了句大实话:咱这水平,请来穆里尼奥他也不一定能玩得转,还不如先踏踏实实把基本功练好。

青训体系的断层才是问题的根子。从青少年队到成年队,战术打法跟跳皮筋似的忽上忽下。有位青训教练透露,基层的足球苗子从小就跟着不同的外国教练学,今天练短传,明天练长传,等到了成年队根本没法统一思想。这种情况就像让文科生学完唐诗宋词,转头又去研究量子力学,想不糊涂都难。韩国那位评论员建议得很对:与其整天换教练玩花样,不如老老实实搞好青训体系。

说到这不得不提那位下课的伊万科维奇。老头在伊朗执教时把球队带得风生水起,到了中国却处处碰壁。听后勤人员说,老爷子私下抱怨过,这些球员的技术特点和他理想的战术完全不搭调。这种感觉就像把川菜大厨拽去做法国甜点,结果自然只能是两头不讨好。

其实解决这问题也不是没办法。隔壁日本的J联赛就很有参考价值,他们用十年时间统一了各级球队的战术风格。他们现在的国家队从U12起步就打一种套路,等到了成年队战术执行简直跟机器人似的精准。中国的俱乐部要能静下心来好好规划,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尴尬。有位资深解说员在节目里调侃:咱要能放宽心态等个十年八年,说不定也能等来春天。问题是谁有这个耐心?

要说中国足球的怪现象可不止选帅困难这一项。当年归化那波操作就让人看不懂。按说花大价钱请来几个强力外援是要提升战斗力的,结果呢?有人适应不了国内环境,有人状态下滑厉害,最后钱花了效果没见着。这顿操作就像买来辆跑车加92号汽油,跑不出速度反倒把发动机整报废了。

韩国媒体这话虽然难听,倒也算给咱们提了个醒。现在的中国足球已经不是换个教练就能解决的事了。从青训体系到联赛管理,再到国字号队伍的建设,到处都是坑坑洼洼。要填这些坑可不能光靠耍嘴皮子,得真下功夫才行。有位球迷在论坛里留言说得挺实在:咱先把选帅这事搞明白,别让外人看笑话,再慢慢研究其他问题。这话糙理不糙,至少比整天喊口号强。

这篇文章就是想把快乐和正能量传达出去,没什么低俗或者不好的引导哈,如果有侵权情况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