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女厕排队半小时,男厕空位没人用!甘肃这波操作,早该来了!

“妈妈,我憋不住了!”商场厕所门口,5岁的小女孩急得直跺脚,而前面还有8位女性在排队。几米外的男厕却空空荡荡——这一幕,每天都在中国各大城市上演。

2025年8月,甘肃做了一件让全国女性拍手叫好的事:立法规定公厕女男厕位比例必须达到3:2,人流密集区甚至要2:1。但欢呼声背后,更多人想问:这真能终结女性‘如厕难’的世纪难题吗?

1. “1:1的厕位比例,是对女性最大的不公平”

数据显示,女性如厕平均耗时89秒,是男性(39秒)的2.3倍。若算上生理期换卫生巾、带孩子等需求,实际等待时间更长。但现实中,多数公厕仍机械地按1:1设置——北大人民医院妇产科外,3个女厕位对着6个男厕位(含小便池),准妈妈们挺着肚子排队的画面刺痛人心。

“男女平等不是数字对等”,甘肃的立法首次用法律撕破了这种“形式公平”的假象。一位兰州火车站保洁阿姨的话更扎心:“周末女厕队伍能排到过道,而男厕的小便池永远用不完…”

2. 立法之后,三大难题仍在刺痛人心

“存量厕所怎么改?” 兰州黄河风情线的环保公厕,女游客排队6人才能用上3个厕位。但老旧厕所受限于管道、空间,改造比新建难十倍。济南市曾坦言:繁华地段“见缝插针”建厕所都难,遑论扩建。“技术能打破僵局吗?” 重庆用物联网动态调整厕位,深圳试点“潮汐厕所”(两道门灵活切换男女用),但这些创新成本高、推广慢。上海的无性别厕所甚至需配2名工作人员,普通人用得起吗?“法律真能管住‘懒政’吗?” 尽管住建部2016年就建议女男厕位2:1,但北京2024年仍有多处商圈不达标。甘肃的突破在于“违法可追责”,但执行细则尚待观察。

3. 比厕位更缺的,是对女性需求的“看见”

故宫博物院曾将厕位比改为1:2.6,女厕排队立减70%;南京某商场改造后比例仅1:1.3,依旧被骂上热搜——差距不在数字,而在是否真正“把女性需求当需求”。

一位独带双胞胎的妈妈留言最戳泪点:“男厕永远不用排队,而我在母婴室和女厕之间狂奔。没人想过,抱着孩子怎么用蹲坑?”

结语:甘肃的立法,只是第一步

当城市把“女性友好”刻进每一块砖瓦,潮汐厕所、智能调度、无障碍设计才会从“加分项”变成“必选项”。正如网友@风中的蒲公英所说:“我们不求特权,只求别再让‘憋着’成为女性出门的必修课。”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上一篇:龙门县跨省救护车出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