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新片爆红黄渤演技惹怒观众喊换
最新票房显示,影片《戏台》在暑期档票房不断上升。观众和评论的评价分成两派。影片背景是民国时期的戏班。影片讲的是台上台下的人情和生存。放映后,网络上关于角色和演员的讨论很热。
陈佩斯是这部片子的核心人物。陈佩斯多年从春晚舞台淡出后,回到戏剧和银幕。陈佩斯以导演和演员身份参与。陈佩斯把舞台的感觉带进电影。影片在情感节奏和人物刻画上,力求有章法。影片在服装、布景和唱腔上,努力还原旧戏班的细节。
演员的具体表现成为讨论重点。演员余少群饰演的书生有明显的情感线。余少群把书生从青涩演到绝望。观众说这一段牵动情绪。演员姜武饰演的军阀在凶狠和滑稽间转换。观众记住他跪地学戏的几场戏。陈佩斯的儿子饰演班主。班主的虚伪被写得直白。观众对他多有正面评价。
争议集中在黄渤饰演的“大嗓儿”。片中这个角色出身低微,身份是小人物。观众反映黄渤的表演像综艺中的表情包。很多观众说他们在看熟悉的综艺人设。部分评论把原因指向黄渤频繁出现在综艺节目。评论认为这种曝光让观众難以把演员和角色分开看。
观众把黄渤近年的角色拿来对比。观众指出他曾演过“中年危机”“外表生活好但内心困顿”的角色。观众觉得这些角色和他日常的亲和形象有落差。讨论分成两派:一派认为黄渤的喜剧感和亲和力能带来观众;另一派认为某些角色需要更刻薄或更强的戏剧张力,不能用固定的表演惯性来应付。
网络上有声音建议更换“大嗓儿”这一角。建议者希望用不那么被公众形象预设的新面孔来增强陌生感。反对者强调演员的经验和观众情感连接能拉动票房。陈佩斯带入的新演员中,陈大愚的表演被看作亮点。观众认为陈大愚把班主那种夹杂利益和羞耻感的复杂性表现出来了。
社交平台上的讨论还在继续。观众和业内都在观察演员形象如何影響角色接受度。电影在票房上取得好成绩的同时,评价也出现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