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孙颖莎最近状态好?
别逗了,她那不是状态,是直接开挂。
笑容管不住、眼神不飘忽,一副姐就是要赢的表情写脸上,连空气都替她紧张。
这姑娘站上球台,神情跟去便利店一样轻松,拿球、擦汗、挥拍一整套流程下来像是在拍广告。
但等比赛一开打,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对面还在准备,她已经开始动手了。
你还记得上次她输球是啥时候吗?
我也不记得,反正查战绩查得我都烦了。
2024一整年,她打谁都像打陪练,北京、新加坡、澳门、加上多哈冠军像连锁便利店一样,一个接一个开。
现在,美国大满贯到了,她来这,不是参加比赛,是给奖杯验货的。
而且你别小看这场,美国大满贯,奖金150万刀,单打冠军独吞22.5万,积分2000,和世乒赛冠军平起平坐。
全世界顶级选手都在,换句话说,谁能笑到最后,谁就是这段时间的世界中心。
而孙颖莎她站中间合影不是因为长得顺眼,是因为她确实站得住。
她说什么期待现场观众的热情?
翻译过来其实是:我来这不是旅游,是来杀人的。
语气温柔,杀意满格。
队友王曼昱这回也在名单上,不光在单打,女双更是一块儿合体,曾经的海产姐妹又回来了。
上次合体,还得追溯到2021,那会儿她俩合体直接掀翻赛场,拿冠军都拿得有点不好意思。
这次再度联手,蒯曼那个刚拿完世乒赛冠军的组合就地解散,乒协这操作,说是提前演练2028奥运都不为过。
但说到底,搭档归搭档,赛场上还得互相刀来剑往。
这就是中国女乒队内比世界还狠。
王曼昱和孙颖莎交手历史上,14胜8负,莎莎领先;近五次交锋,莎莎全赢;2024年大满贯决赛,莎莎第六局5:5后连拿三分结束战斗这不是心理优势,这是心理压榨。
你问她为啥这么稳?
因为她不靠灵感打球,她靠系统。
正手就像打桩机,连续、致命,反手突然变线,像是路口绿灯突然变黄,不给人反应时间。
最离谱的不是她技术多高,而是她冷静得像比赛不是比赛,是坐地铁进站报站名那么自然。
你要真以为她是靠状态碾压,那你可能没看过她输球时候的表情跟赢了差不多。
不紧张、不恼火,最多摊摊手,然后一局比一局打得凶。
她不是在赢比赛,她是在训练自己控制比赛。
说句难听的:孙颖莎打球的样子,让对手看上去像是误入了专业场馆的业余爱好者。
尤其那种第六局还能大心脏的人,不是普通人,她是那种比赛时间越长越吓人的那种人,前面看着还行,一旦进入胶着,那对面就开始冒冷汗了。
这姑娘才24岁。
24!
正常选手这时候刚找状态,她已经开始考虑三连冠和奥运布局。
2028洛杉矶?
她可能比美国乒协还早做准备。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比赛不光是她个人的表演,她还是整个国乒布局的轴心点。
你能想象吗,双打组合拆了又合,安排得比某些电视剧反转还快。
说白了,谁跟她搭档,不是为了赢比赛,是在跟未来对接。
当然也不是没有变量。
球场上,一次走神就可能丢局。
但你看她打球那种步伐、节奏、出手时机,每一板都不是随便打的那种感觉像啥?
像她脑子里有个小算盘,自己算好得分路径,别人还在找节奏,她已经打到终点。
国乒这波出征,说是全主力也不为过。
女单、女双、男单、男双,统统拉满。
拉斯维加斯灯火通明、筹码堆满,但孙颖莎不是来赌的她是来收台的。
她的对手,不止是那几个老熟人,更是整个赛场的期待和悬念。
打到这一步,没啥可藏的了。
谁还记得她2020年那次失误?
谁还会翻她的旧账?
这个时代属于她,她现在做的,就是决定这个时代能不能印她名字。
最后一句话收个尾:如果这届她又是冠军,那就不是三连冠了那是她在乒乓历史的时间线上,硬生生敲下一枚图钉。
至于你问谁能挡住她?
说实话,我更想知道她,啥时候才打算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