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近热播的《生万物》,大家都盯着杨幂,毕竟流量女王一出场,全场喊娘。但谁能想到,真正让观众炸锅的不是她,而是蓝盈莹——那个你可能只在话剧海报上见过的小姑娘。她把农村姑娘的苦和倔强演得毛孔都在发力,一句台词一个眼神,比某些靠滤镜和配音混日子的明星要实在多了。这下好了,“不红”的人艺演员又一次成了娱乐圈里最扎心的话题。
蓝盈莹:从被撕录取通知书到话剧舞台,她比同龄人多走十年弯路
咱们先聊聊这个1990年出生的畲族女孩。别人家孩子考上戏附中,父母敲锣打鼓庆祝;她家倒好,爸妈觉得演员没前途,把录取通知书直接撕碎当废纸扔了。你以为这就完了吗?高中时,她偷偷摸摸准备艺考,好像地下党接头一样紧张兮兮地背台词、练形体。最后硬是考进中戏,还专心学表演,不沾商业片那点糖水资源。
大学毕业后,大多数同学奔着影视圈名利场冲刺,她却一头扎进北京人艺做话剧小角色,每天排练到深夜。有次节目组找她去参加《演员的诞生》,怕丢脸犹豫三个月才答应。一上来挑战章子怡代表作,把绝症病人的崩溃演得让评委直呼“太真实”,拿了第三名。不信邪还去参加《浪姐》,初舞台跳个野拿第一,却因为说话太直被网友批成“狼性”。有网友调侃:“这么刚,是不是把综艺当职场?”结果没出道,但三十多部话剧磨出来的是铁骨和韧劲。
娱乐圈看脸,人艺看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流量而忽略实力?
其实,《生万物》就是给这种低调实力派一次露脸机会。在里面,她饰演等男人下聘的农村姑娘,一段地被征走消息传来时,从满怀期待到彻底绝望,全程没有大哭大闹,只用红眼眶和微微颤抖表现情绪转变。有观众评价:“毛孔都在飙戏,这才叫细节!”杨幂采访里也夸她,但镜头一切换,有种全班同学突然发现坐角落里的那位才是真正会念课文的人。
说到底,人艺培养的是生活感,而不是套路化表情包。蓝盈莹拍浣碧时专门研究农村妇女怎么走路,为拍新角色还跑山东住三个月体验生活。而现在很多年轻演员呢?一句台词靠配音,一招动作用替身,上个热搜就算事业巅峰。这种现象简直跟吃方便面一样——省事但没营养。
奖项、曝光与自我选择:坚持还是妥协,这是每个认真搞艺术的人都会纠结的问题
34岁的蓝盈莹至今没有什么重量级奖项,也很少主动炒作自己。但老前辈们一致认为,她迟早能成为“大青衣”。有人问:“为什么不去争流量?”她回一句,“戏好自然有人记住。”这回答够硬核,也够冷静。在北京人艺宿舍每天早起练台词,不发自拍、不营业社交媒体,被粉丝催更微博也无动于衷。据助理透露,“只认剧本好坏”,对镜头多少根本不上心,这样的人放现在简直像清朝遗民活在5G时代,让营销号集体失业。
行业困境与饭圈生态:低调者如何突围?
不得不承认,现在娱乐产业链讲究快准狠,新鲜面孔不断涌现,可真正留下来的往往都是那些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人。如果人人都追求爆款,那些默默钻研业务能力、拒绝虚假包装的人该何去何从?不少网友留言支持:“宁愿等几年,也想看到真功夫。”还有粉丝玩梗吐槽:“别再让‘高光’遮蔽那些一直努力的小太阳。”
解决之道其实很简单。一方面平台应该给更多低调实力派机会,比如增加优秀作品展映渠道,多组织线下互动,让他们能够以作品而非八卦吸引关注;另一方面观众也要擦亮双眼,不仅看颜值,更要懂欣赏细腻表演背后的努力。如果真的想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就不能总把注意力放在谁穿什么衣服、谁恋爱分手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上,要为那些认真搞艺术的人点赞加油!
结语
如果只有拼命刷存在感才能获得认可,那我们是不是已经忘记了最初喜欢影视作品带来的触动?当一个演员用汗水磨炼技法,用生命体验角色,却始终只能做幕后英雄,对此你怎么看?
#百度带货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