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版《长安的荔枝》我看了,说句实话,没有剧版吸引人。
想当初,剧版刚播时,还被观众吐槽“十万字的小说居然改成35集,肯定很水”。
谁知,导演和编剧配合的很好,每段戏都不多余,看完后感慨万千。
而影版呢,一共122分钟,有100分钟都让人坐立不安。
它不把视角对准朝廷权贵的腐败,反而一个劲儿的讽刺底层打工人。
讽刺我们既不同流合污,也不掀翻桌子,讽刺我们停不下来,又不敢躺平。
拜托,这些道理我们不懂吗?非要买张电影票看你教训我啊!
剧情令人无语就算了,角色塑造的也不怎么样。
杨幂饰演的李善德妻子“郑玉婷”,真是让人两眼一抹黑的程度。
一,剧版李夫人
说杨幂之前,我们先看看剧版的“李夫人”,这才叫真正合适、贴切的选角。
剧版李夫人由代露娃饰演,不看别的,就官方发的那张定妆照,便惊艳了许多观众。
一张饱满圆滑的鹅蛋脸上,是弯月眉和明眸皓齿,明明是静止状态,却让人感觉她在与我们交谈。
不得不说,代露娃的脸很适合正剧,脸型有点棱角但恰到好处,增添了辨识度,还很大气端庄。
因此,无论是《长相思》俏皮可爱的“阿念”,还是《白月梵星》阴毒又迷人的恶女“茯苓”,都能完美塑造,堪称顶级剧抛脸。
代露娃在剧里更绝,刚出场时,她还是个未出阁的女孩儿。
身穿一袭蓝色衣裙,委屈巴巴的坐在地上头上垂下来的发髻如同两只兔耳朵,显得她灵动俏皮。
可镜头一转,代露娃求神拜佛时明明造型没有变化,气质却翻天覆地的改变了,温婉大气、满满的古风韵味。
说到温婉,令人印象最深的一幕还得是她在院子里摘花那段。
温暖的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她的脸上,睫毛如同蝉衣扑洒上金色的亮片,缓慢又优雅的扇动着。
这一刻的代露娃,仿佛如同神女下凡,实在美到让人窒息。
要知道,剧中给李夫人的设定便是“媒人踏破了门槛儿”的碧玉美人儿,加上《长安的荔枝》背景是唐朝,女子应以丰满为美。
所以,代露娃这样丰盈饱满又很漂亮外形,真的很适合该角色。
就比如《国色芳华》里张雅钦饰演的郡主,简直和那唐佣一模一样,直接把唐朝贵女具象化了。
总之,看见代露娃就有一种小说人物突然出现在眼前一样,莫名其妙的感觉书中角色就应该长成她这样,适配度太高了。
不过,虽然代露娃外形很适合大唐,但当初宣布选角时,观众们还是大为震惊。
因为代露娃才28岁,雷佳音都42岁,俩人搭档夫妻,这不老牛吃嫩草吗?
谁能料到,剧播后,这俩人居然还挺有CP感,尤其是代露娃表现最佳,跟前辈搭戏丝毫不慌,完美诠释了李夫人这个温柔大气的女子。
她和雷佳音有了孩子那段,一人抱着孩子,满脸的幸福,另一人则笑意盈盈的看着他们爷俩,这一幕真真实实诠释了家的意义。
但影版《长安的荔枝》,李夫人由杨幂饰演,实在令人大失所望。
二,影版李夫人
用现代人的审美来看,杨幂的确不丑。
年轻时候那一双狐狸眼灵动俏皮,无时无刻都在闪闪发光,嘴巴和鼻子也非常精致,笑起来时像个洋娃娃一般。
尤其是在《盛夏晚晴天》里杨幂的颜值处于顶峰时期。
这张脸怎么看都感觉含情脉脉的,虽明艳但不妩媚,虽清纯又不呆滞,给人一种神秘难以捉摸的感觉。
还有《仙剑三》里,杨幂一人分饰两角,无论是古灵精怪的“雪见”,还是仙气飘飘的“夕瑶”,都简直绝了。
不过可惜的是,杨幂为了变美削掉了自己的下颌骨。
虽然一时间颜值增长了,但长久下来可以看出,她的衰老速度急剧加快,比同龄女星都要快许多。
之前外媒和视觉中国的两组杨幂原生图,细看她脸上都是沟沟壑壑和各种细纹,不过也都能接受。
可受不了的是她那个苹果肌,下坠的太狠了,都快跟嘴角持平。
这就是削骨的后遗症,下颌角就相当于一个衣架,面部肌肉就是衣服,如果衣架变弯,衣服当然会垂落。
加上杨幂太瘦了,她的脸部肌肉下坠就更容易被看到,非常影响视觉观感。
所以,这次她素颜参演《长安的荔枝》,没有了磨皮滤镜、还是高清大屏幕,观众很明显便捕捉到她脸上的缺点。
她在送行李善德那段,导演给她一个侧面镜头,她说话时那个嘴巴一直在动弹,可脸部肌肉好似僵住了,没有配合。
还有下巴底下那坨肉鼓囔囔的,这就是没有骨架支撑的肌肉,只能吊在那里。
即便杨幂在影片里演技很不错,两只眼睛在极力渲染情绪,泪水已经打湿了眼眶,嘴唇也在忍不住的颤抖。
可那厚重的眼袋和疲惫的面庞,以及高耸如云,鼻孔朝天的鼻子都叫人非常出戏。
而且杨幂太瘦了,她丈夫好歹也是有个官名的,也不会饿着她,正常女人肯定爱美,定会随着唐朝丰满之美靠近。
可她根本不像唐朝的漂亮妇人,没有那种温润如玉的韵味,不符合原著里对李夫人的描绘。
而且她跟李善德相处时,本应该演出小夫妻之间那种嬉戏打闹又很宠溺的感觉。
可她总是劲儿劲儿的样子,好像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似的,眼神太过犀利,亲和感不够。
结语
总的来说,个人认为影版《长安的荔枝》剧情、选角各个方面,还不如剧版好看,想买票的深思一下。
那么,各位看过两版的观众觉得哪个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