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觉得,游戏圈这两年其实挺诡异的,表面上哪哪儿都一片热火朝天,私底下却都在算着“明天还跟不跟得上热门”。
但凡混过玩家论坛的兄弟伙儿都知,做游戏其实就像踩钢丝,有时候一不留神,还真得摔懵圈。
这不,话说回来,最近一条新闻直接炸翻整个玩家小圈子——游科竟然宣布了新项目:《黑神话:钟馗》。
说实话,这个决定刚曝出来时候,我的脑瓜仁是一阵冒泡:不会吧,孙悟空还没玩够,直接给你来个钟馗?
谁家做游戏,把这“稳妥”两个字直接扔垃圾桶的?游科真有点不走寻常路的狠劲。
可别小看这一步,行业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嚷嚷,“创新是灵魂”,结果轮到真刀实枪落地,就集体哑火。
要不咋说,有些路明知道通向罗马,大家还是选择绕地球一圈,只为省那点“试错”的风险钱。
但,从宫崎英高到游科,有哪个敢拍胸脯说自己的选择“最保险”?好像没有。
咱游戏圈说白了也是看勇气。不是怂,也不是赌,只是怕死于无趣。那种该赚的钱,早点赚,迟疑多半最后落个雷声大雨点小。
你想想,靠着孙悟空现在的热度,团队完全可以稳扎稳打。
加点新BOSS,来几个摸金校尉副本,出点魔改的DLC,甚至哪吒、杨戬、三头六臂那点“中国神话宇宙”梗,往里一塞,保准连投资人都坐不住。
这不都得了,反正现在神话流正潮,什么花果山、女儿国、龙宫海底……
随便一抄一级技能就是大票子,有这条件,谁乐意自讨苦吃。
其实这个阶段,哪怕是最精明的制片人站出来,也仨字劝你:“别作,一步一步搞其他不贵的内容,半年金币到账。”
但游科骨子里偏偏就倔了点,这回主角直接奔钟馗去了。
钟馗是谁?抓鬼的判官,人设半熟,不像孙悟空那样让人过目不忘。
你问10个人,没几个能答上来他到底用剑还是锏、是大叔还是少年。
要说找IP的投资逻辑,这路小到不能再小,按理说只适合那帮冷门粉和彩蛋收藏家。
但是,游科就把这样的冷门题材提上台面,像生怕主流审美没点折腾感,就失去存在意义一样。
不过,别看钟馗“选手卡”一副路人甲脸,但反过来想,这不正是创作上的自由门票?
你怎么编都不算犯忌。
没人问你为啥钟馗能穿越、能飞天伏魔、还能写代码做电子驱邪,反正全靠脑补。
孙悟空不就不一样了——86版西游记在那杵着,啥画风跳脱点,两头立马有人嚷“毁童年”。
玩儿坏点都得被口水淹实验室。
游科这波,不就是明着告诉市场,“黑神话”不光是西游记专属。
咱这里的主角你可以是猎鬼的钟馗,也可以是下北斗的黄皮子。
整个局面完全翻篇儿,野心指数至少爆表80%。
这跟隔壁那些年换皮手游套壳赚快钱有啥区别?谁能说这不是给国内游戏行业添把好柴火?
再看看现实操作层面,孙悟空名气摆在那,游戏销量不愁。
钟馗呢?指望情怀粉买单?难。
定位一出来,首发销量普通是热门IP的三分之一,真不是谁都能咬一口的蛋糕。
数据分析一把抓出来,心里都没底。
有人可能还没习惯这种心脏受挫式开发节奏。
别的不说,3A游戏叫苦四五年都不新鲜。
关键行业发展节奏,还真不像高速公路那么直。
时间拖太久,审美整个大迁移。
三年一觉江湖梦,到头来玩家只认得出新的爆款。
想想当年《赛博朋克2077》那三连跳的延期,一堆人闹掰还不是怕玩法脱节?
很多人心里都明白,趟原创路线风险都摆着。
国内游戏圈,有胆量搞长线原创的团队,十个指头都能数出俩来。
你见过多少拉瑞安那样死磕QA封测,6年愣是把NPC表情啃到极致,甚至重做三回?
有没有见过?还真稀罕。
跟自己较劲比跟KPI较劲难多了,很多大厂反而服气,毕竟打榜速成更爽一些。
游科敢做这个决定,肯定不是脑袋一拍有钱烧得慌。
也不是说真不稀罕赚爆款快钱。
更像是憋着证明点什么:原创不是光靠典故够深度、脸熟就行,想把中国文化做到世界面前,需要真敢抛掉舒适圈。
行业这两年最不缺跟风小爆款,最缺认真做梦的团队。
就连一贯冷静的投资人,这回都说:“只要往哪吒那锚点一放,钱随时砸来!”
你想,这么多好赚的钱,游科是怎么舍得搁一边?
听起来就跟网友老调侃的一样,国产3A不是资源不够,是胆子没跟上。
还有一个“大秘笈”藏其中,游科这步棋其实撩拨到很多观望者心坎里——
中国的文化遗产,不是只剩齐天大圣这一张王牌。
说到底,真正牛X的,不是三头六臂的脸熟,而是敢用新故事打动玩家的那股狠劲。
一口气开两个大世界,短期看像犯傻,但也许十年后回头一望,正是拐点上的赢家。
说白了,3A大作不是拼“谁跟着爆款学得快”,而是看“谁能踩住自己那颗钉子”硬啃到底。
现在国内3A基本算刚刚学走路。
有点像幼儿园全班比赛,有人摔倒了还得把小板凳扶起来接着演。
流量的香味儿谁闻不出来?但大家心底最期待的,还是那种犯二又执着的求索劲。
与其盯着眼前的票子发光,不如追点远一点的梦。
有本事的人,不是说穿梭IP宇宙的收益高,而是你能扛下孤岛上的夜深人静,把冷门角色玩出新花样。
比起赚快钱的机灵,偶尔那种带着傻气的执拗,才该成为行业底色。
回到钟馗这条路到底有没有机会,其实谁都没数。
有评论说,“慢慢来,国产原创没人天生信仰买账,但真有点新意思了,谁又不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如果没几个肯顶着风险试一次,那3A永远只是墙外花。
总有一拨人愿意像傻小子一样反反复复推敲:这一刀砍得够狠吗,表情够不够生动,主角还差多少心气?
游科踩着钟馗这块“硬骨头”,不是闹着玩,也不是为搏噱头。
那是真的相信,只要认死理地干,把不熟的角色打磨得熠熠生辉,玩家自然会买账。
哪怕一开始愿意落子相随的人,只有小撮忠粉,也是给行业扔下的一根标杆。
说到底,一部好作品除了数据报表上的回报,更重要的是带来的启发——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写到这,我有点想起以前混单机圈子经常吐槽的一句话:
“国产游戏要哪吒,不要Ctrl+C+V的二次开发。”
如今看游科这样做,有点壮士断腕的劲,又有点一往无前的傻劲。
输赢不说,但值得鼓掌,大概就这个意思。
不论钟馗最终能不能火成新经典,这股认真对待创作、敢为人先的劲头,才是我们最该保护和叫好的。
那么问题来了,屏幕前的你怎么看?你是更愿意花钱支持一部原创冷门作品,还是就按惯性爱买名气IP?
留言区咱们唠,比比谁的见解能点亮整个评论区。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