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二线豪车销量骤降,降价促销不断,保值率跌到谷底

2019年刚拿驾照的时候,二线豪华品牌在人们心目中还是体面的象征。彼时,攒出二三十万,去4S店按着配置挑一辆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或者沃尔沃,朋友同事莫不投来羡慕的目光,车子提回来还能吹上一阵子。那会儿买这些车还得托关系、不惜加价,一车难求。时过境迁,现在二线豪车的风光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走进车展,品牌展区冷冷清清,销售比顾客还多。经销商举着促销大旗,喊着“全系优惠”“裸车直降”,宣传单塞得手软,价格却一降再降,有的车型甚至接近国产车水平,谁还记得几年前那个高高在上的价格体系?

数据不会说谎。雷克萨斯去年上半年还能卖出八万多台,听起来不少,但和巅峰时期每年十八万台比起来,只剩了一半;沃尔沃半年六万多辆,凯迪拉克只有四万出头,其它更加边缘的品牌,销量更是惨淡。走进4S店,听到的不是排队加价,而是“刚到新车,优惠多多”,甚至连贴膜和保养都白送。那些曾经加价20%买车的大哥们看到今天的价格,估计口中的“豪华感”都快掉了牙。

更让人唏嘘的是,二线豪车的降价幅度展示出了某种“兵败如山倒”的速度感。凯迪拉克CT5原价二十八万多,如今一看比国产高端车还要亲民;林肯、沃尔沃的部分车型,降价幅度七八万根本不稀奇。以前二线豪华是BBA(奔驰、宝马、奥迪)的“替补”,好歹还有个备胎的位置,可如今连“备胎”的资格都要丢了。

究其根源,有两个变化决定了二线豪车的命运。其一是正主BBA自己开始降价,从昔日的“高岭之花”下走人间了。奔驰C级二十多万能落地,宝马3系、奥迪A4L也打得你来我往。那些觉得买BBA太贵的客户忽然发现预算不需要加,目标直接升级。更炸裂的是,宝马X3这类过去动辄四十万的大SUV,如今行情两字——实惠。

其二,国产品牌的突围让整个维度都换了模样。新势力车企像理想、问界把“全智能驾驶”“大空间”“氛围灯”这些曾经的噱头做成了标配。买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大多是年轻人,车机好用,空间宽敞,科技感溢出屏幕,开在路上回头率不比雷克萨斯低。车标这回事,对他们来说早已没那么重要,配置能堆满才算真本事。

二线豪华品牌成了被两头夹击的“夹心饼干”。上头BBA跳水式降价,抢走对品牌有追求的人;下头国产高端穷追猛打,技术拉满刷新体验。二线豪华品牌既输在品牌光环,又输在智能配置。降价空间有限,利润被压成薄纸。经销商跑活动的积极性降到冰点,反正打再大折扣,也难以把库存清得干净。

再说说保值率,许多买二线豪车的人,现在沦为最大“韭菜”。花二十多万买的车,三年后只剩一半价,亏十万是基本操作。凯迪拉克、沃尔沃的老车主抱怨声一片,甚至有车行二手收车直接“不考虑这牌子”。去年抢着买豪车,今年刚上市的新车马上四处促销,好不容易卖出去的新车厂商可能还得倒贴服务,品牌忠诚度一夜归零。

市场剧变的速度令人咋舌。以往买车就是对着品牌选,认品牌“有面儿”;如今却像解高等数学题,价格、保值率、配置、售后、技术样样要比。看身边表弟做买车攻略,居然列出横向与纵向的对比表,把所有BBA二线豪华和国产新势力的配置、优惠都一一查清,有的甚至还追踪各种媒体测评。买车成了知识付费时代的“社会考察实践”。

二线豪华受困,创新乏力,价格混乱。靠着昔日的高溢价残喘,却无根基应对浪潮。厂家裁员,服务缩水,这一切都不再遮掩。想用老办法“拼价格”发起最后一搏,终究抵不过品牌认同的坍塌与科技体验的缺失。

如今,二十多万预算的人的选择面天翻地覆。可以买BBA正牌降价车,也可以选国产新势力旗舰,而夹在中间的二线豪华,不论怎么绞尽脑汁,也很难站稳脚跟。本以为“二线豪华”只是“备胎”,殊不知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打。豪华品牌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从2019年买车要加价,到现在二线品牌折价甩卖,这一切破碎得太快。动辄缩水的销量、咆哮式降价、贬值飞速的二手车市场,无不提醒传统品牌:如果不自我革命,只能等着被市场革命。山头崩塌,兵败如山倒,这才是真实的2024。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