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架灰蓝色涂装的“枭龙”Block3战机撕裂云层,稳稳降落在英国费尔福德空军基地的跑道上。 机身编号“23-323”和“23-319”在阴沉的天气里泛着冷光——这是2023年交付的第三批次“枭龙”,也是五月份刚在印巴空战中碾压印度空军的实战主角。 6000公里跨洲际飞行,伊尔-78加油机全程护航,巴空军第8中队用行动向欧洲宣告:轻型战斗机之王,已携弹抵达。
而本该同台竞技的法国“阵风”,却连影子都没出现。 法国空军只派出一架E-3预警机敷衍了事,希腊人看不过眼,搬出幻影-2000替达索撑场子。 这份刻意的沉默,与印度空军3架“阵风”在五月空战中被击落的残骸影像,在航展上空无声碰撞。
6000公里航程:不是表演,是战场投送能力的赤裸炫技
从卡拉奇港到英国费尔福德,直线距离超过6000公里。 巴空军选择让第8“海德斯”中队的“枭龙”执行任务,绝非偶然——这支驻扎在印度洋沿岸的部队,五月份刚用伊尔-78加油机和“爱立眼”预警机,把印度海军“维克兰特”号航母死死按在港口。 两次出海,愣是没敢越过雷池一步。
长途奔袭本是重型战机的专利,但“枭龙”Block3硬是靠俄制RD-93发动机和3轴电传飞控系统,把不可能变成航展广告牌。 飞行表演中,60度高攻角爬升接5G急转弯,12秒倒飞贴地200米掠过观礼台。 气动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发力:大边条翼提升30%低速升力,DSI进气道减重300公斤,42度后掠三角翼把滚转速率拉到极致。
机翼下的霹雳-15E:181公里外狙杀阵风的“事实广告”
静态展区里,一架“枭龙”机翼下挂载的双联装导弹架引发北约军官围观。 左侧是SD-10A中距弹,右侧则是让印度飞行员闻风丧胆的霹雳-15E——巴方毫不避讳地在展板标注:“实战击落距离:181公里”。
五月份的空战中,正是这枚导弹在超视距外连续点杀印度阵风。 配合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170公里探测距离锁定目标,头盔显示器±90度离轴瞄准,印度飞行员连干扰弹都来不及抛射。 而此刻,这枚“凶器”就平静地悬挂在机翼下,弹体上新增的米格-29击坠标记还带着硝烟气。
CM-400AKG撕碎S-400:15亿美元防空神话的崩塌现场
真正让潜在买家眼热的,是藏在机腹下的CM-400AKG高超音速导弹。 航展解说员轻描淡写:“它从发射到命中印度S-400阵地,只用了8分钟”。
五月的乌丹布尔空军基地,印度三个S-400发射器刚被卫星定位,两枚CM-400AKG就以4.5马赫砸下。 KG600电子战吊舱瘫痪雷达波,反辐射导引头直扑指控车。 价值15亿美元的防空系统,被单价百万美元的导弹撕成废铁。 现场卫星图上,金属扭曲的残骸和撞击坑如同达索股价的K线图——空战后暴跌17%。
“纹身会”展台博弈:枭龙与鹰狮的轻型战机王座之争
瑞典人显然嗅到威胁。 当“枭龙”在跑道上展示短距起降时,隔壁机库的JAS-39“鹰狮”展台突然加大音量播放宣传片——哥伦比亚、泰国、秘鲁刚签下50架订单,此刻绝不能输阵。
但成本账骗不了人:“枭龙”Block3单价5500万美元,全寿命维护费用仅是“阵风”的三分之一。 阿塞拜疆人算得最明白:豪掷42亿美元买40架“枭龙”,打包价包含KLJ-7A雷达源代码和智能后勤网络。 而法国人给埃及的同规格“阵风”报价,仅36架就逼近90亿美元。
南亚天空的胜负手:被枭龙踩在脚下的不止是阵风
印度空军的展台冷清得尴尬。“光辉”战机模型旁的数据牌写着“最大载弹量4.5吨”,却刻意隐去了推重比0.98的硬伤——同样的载弹量,“枭龙”Block3用空战推重比1.05和霹雳-15E碾压了纸面数据。
更扎心的是作战体系。巴空军“枭龙”编队五月份能压制印度航母,靠的是“爱立眼”预警机+伊尔-78加油机+数据链的中式空战生态。 而印度苏-30MKI飞行员还在为俄制电子战吊舱频段泄露焦头烂额。 当阿塞拜疆总统坐进“枭龙”驾驶舱体验时,那句吐槽传遍航展:“我们的导弹锁定目标时,印度人还在找苏-35的雷达开关! ”
费尔福德的雨水敲打在“枭龙”机翼上,挂载的霹雳-15E导弹凝结出水珠。 不远处,美国空军的B-1B轰炸机轰鸣着冲上跑道,但围观人群的镜头始终没离开那架编号23-323的灰色战机。 埃及和沙特的军购代表挤进展台时,巴方地勤掀开展板——CM-400AKG的弹体上,新喷印的S-400击毁标志在闪光灯下格外刺眼。